現實中頻繁發生的醫患衝突讓人不安,而互聯網上雙方不斷強化的敵意,更讓人不安。
  前幾天看到一個醫生在網絡上抱怨:有個門診病人,已經給她孩子作了治療安排,她反覆問我要電話,我拒絕了,她很不滿:“什麼醫院啊,給個電話都不行,我孩子找你看了病,有事情總得要問你啊。”聽了這話我更堅決拒絕了,心想難不成掛個十幾塊的號我得給你做一輩子的家庭醫生?電話也不是絕對不可以給,但私人時間一分鐘也不願給這種人。
  能夠理解醫生的不滿,每天看那麼多的病人,難免會心情煩躁。而且醫生不給病人聯繫方式,也是合理和正當的,掛號看病是公,電話咨詢是私,要尊重醫生的私域,如果每個病人都要聯繫方式,隨時找醫生,那醫生就沒法兒過日子了。但是,病人求醫問診,他們在醫生面前處於弱勢,依賴醫生,焦慮之中索要聯繫方式可以理解。面對焦急的患者,醫生為什麼不能多一點兒耐心呢?生硬和情緒化的拒絕,只會讓本就對立的醫患關係再添新的敵意。
  這位醫生帶有情緒化的抱怨,是想訴說醫生的不容易,坐診中常會遇到很多這種無理取鬧的患者,他們導致了醫患糾紛的產生。果然,這種抱怨贏得了許多醫生的共鳴,跟帖中很多人都開始訴說自己遇到過的“奇葩”患者。當然,也激起了許多患者的不滿,抱怨醫生的態度生硬。微博迅速激起了兩個群體的對抗,一方義憤填膺地討伐無理取鬧的患者,一方充滿委屈地討伐高高在上的醫生,雙方都理直氣壯充滿正義感。
  醫患關係需要澆水降溫,而這種某方站在某個立場上的抱怨,無異於火上澆油。
  微博中有不少醫生的抱怨,比如,一個醫生寫道:門診,一婆婆陪她老伴看病。大爺的病情複雜,一看就是三十分鐘。不料看完後,她居然說,楊醫生,我也有高血壓,你能不能給我也看看?看看電腦上的病人名單,還有那麼多沒有看的病人,我拒絕了。不料,她居然說楊醫生你不像他們說的那麼好,罵罵咧咧地摔門而去。
  無疑,這條微博下麵,又是醫生群體的訴苦和吐槽,而這種吐槽必然又招致對立面的反吐槽,形成隔空的罵戰。這個陪老伴看病的婆婆提的是不是無理要求呢?當然是,但這顯然不是故意的無理取鬧,只是不遵守醫院的規則,有幾個患者會像這位婆婆那樣提“無理”要求呢?醫生沒必要帶著對抗情緒去看待患者的要求,多點兒解釋的耐心,把醫院的規則講給患者聽,可能就會是另外一種情況。微博上的情緒化描述,會進一步撕裂兩個群體。
  當然,問題不僅在醫生,患者有同樣的問題。當下,醫患的“戰場”,一是在現實的醫院中,一個是網絡上的口水戰。微博中有多少個醫生抱怨遇到了“奇葩”患者,就有多少個患者在抱怨遇到了“奇葩”醫生。在兩個醫生批評患者的同時,微博中也有無數個帖子在吐槽醫生,抱怨夜裡就要起來排隊掛號,最後醫生只看了不到30秒;抱怨醫生生硬的話語能把人噎死,還有各種批評大處方、收紅包、信賴儀器之類的。醫生的微博下麵是醫生群體一邊倒地罵患者,患者的微博下麵是網友一邊倒地罵醫生,形成兩個封閉的對立圈子。微博上的“醫患戰爭”一點兒不比現實中差,都自以為掌握著正義,都把對方當成了妖魔,都充滿了委屈和憤怒,雙方不斷拱火,彼此話語傷害。
  雙方都有抱怨的理由,可是為什麼不能將心比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一下呢?彼此站在極端的一方,沒有人願意去尋找交集和共識,結果雙方的隔閡和傷痕只會越撕越大。現實的血案給網絡上的火氣澆油,網絡上的怒火為現實中的血案醞釀情緒。
  種下的是仇恨,收穫的絕不會是善意。那些曬“奇葩”患者的醫生微博,除了發泄了內心的情緒外,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,反而刺激了患者以更多的微博來曬“奇葩”醫生。醫患關係需要輸入良善的冷靜能量,現實中的醫患關係其實並沒有網絡上描述的那麼對立,更多的網絡渲染,只會變成一種“自我強化”。 雙方都有充分的理由去歸咎於對方,也從來不缺少貶低對方的案例,但雙方也有理由去反思自身,也從來不缺乏贊美對方的案例,你眼中和心中是什麼,現實中就會呈現出什麼,雙方應該停止在網絡上強化“想象中的戰爭”。  (原標題:醫患避免在網絡上強化“想象中的戰爭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m34kmlez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