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蘿蔔切成絲,調好味道後,拌上米粉,然後放在蒸鍋上蒸熟。揭開鍋蓋,頓時一陣沁人心脾的清香瀰漫,這種香味既有蘿蔔本身的清甜,又有杉木甑(蒸食用具)獨有的清香。在蒸熟的蘿蔔上撒上一點蔥花,白綠相間,煞是好看,引得圍觀眾人食欲大開。今晚,央視《舌尖上的中國2》第四集《家常》會播出天門蒸菜。
  天門蒸菜已飄香4600年
  天門蒸菜,自古飄香。早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,我國的先民就在鼎、鬲等陶器的基礎上創造出了甑——就是在鼎或鬲器上造個蒸食的籠屜,上再加蓋,共同組合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鍋。距今4600多年前的天門石家河文化遺址就出土了這種蒸器。此外,這裡還出土了稻種的遺留物以及雞、鴨、豕、魚的殘骨。從考古發現可知,隸屬於稻作文化圈的天門先民是很富有智慧的,他們用陶甑蒸制米飯時,在米飯上放入雞蛋或蘿蔔,米飯和菜同鍋蒸熟,可謂既省時間,又節能源。
  天門當地有這樣的傳說:王莽代漢後,天災頻繁,民不聊生。公元十七年暮秋,王匡、王鳳兄弟揭竿白湖,遭地主武裝和官兵合擊,被困糧絕。儘管農民多靠挖野荸薺和野菜充饑,但他們聞訊後,仍踴躍獻出準備度饑荒的一點糧食,以濟義軍。然而杯水車薪,無濟於事。於是王氏兄弟命將士們將這些糧食磨成米粉,拌合野菜甑蒸,竟使難以下咽的野菜成為可口食品。從此,這種蒸菜法四處傳開,人稱“匡鳳菜”、“綠林菜”。
  天門蒸菜節飲譽全球
  到了唐代,茶聖陸羽和他的恩師智積禪師,因長住於天門西塔寺中,朝夕與寺院旁的荷湖相伴。他們喜食湖藕,撩人的荷湖不得不使他們在湖藕上寄情用功,燒製成了清新爽口的藕蒸菜。從此陸羽的藕蒸菜從寺院傳到民間,由素菜向葷素之間轉移。
  從2011年起,天門已連續舉辦了三屆蒸菜美食文化節,全方位向世界展示了天門蒸菜的魅力。在首屆蒸菜美食文化節上,“天下第一蒸籠狀元蒸”揭幕,直徑2.8米,高1.5米,內盛168道蒸菜,可供萬人同時品嘗。
  如今,長達3000餘米的天門蒸菜美食街已經建成,各地游客到了天門,都可來這裡品嘗最為正宗的天門蒸菜。
  蒸菜與當地環境有關
  湖北省楚文化學會副會長晟琳說,天沔一帶蒸菜盛行,這與當地的環境有關。
  在古代,天沔(包括現在洪湖)一帶湖泊眾多,當地居民多以打魚為生,大多數時間都生活在漁船上。如果是炒菜,很容易冷,而蒸菜則具有保溫、省時、香味獨特的優點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蒸菜慢慢變成了當地的特色美食。
  晟琳說,天沔一帶號稱“無物不可蒸”,比如魚類中的蒸鯽魚、鯿魚、草魚、鱔魚等,肉類中的粉蒸肉(豬肉、牛肉都可蒸),素菜中的茼蒿、蘿蔔、蓮藕、南瓜、土豆等等,都可以做蒸菜。正因為取材容易,製作方便,口味獨特,所以現在天門蒸菜才得以走進《舌尖上的中國》。
  記者趙家新 通訊員王翠榮  (原標題:天門蒸菜今晚走進央視《舌尖2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m34kmlez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